close

原來如此!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

原來如此!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秒殺搶購

原來如此!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網友評鑑5顆星

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

中文書-親子教養-生活教養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280
  • 優惠價:9252
  •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

  • 原來如此!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

    想了解更多原來如此!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日本人從小是如何被教育?灌輸什麼樣的觀念?讓他們養成自律自制的民族性?日本啟蒙教育專家、日本的教育體制與日本媽媽們,又是如何教育出這麼耐操的下一代?

     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和特點。相對於歐美的開放自由、中式教育對家庭倫理的重視,日本更注重對孩子進行禮儀、自律、創新、抗挫折教育。

      日本的教育並不是主張孩子要贏在起跑點,而是要不斷地成長,今天比昨天更棒,明天比今天更獨立,那就是進步。因此日本媽媽的教育原則,就是對孩子不溺愛,堅持讓孩子鍛鍊身體,任何事情都讓孩子自己解決學會獨立,培養孩子堅強、自律的性格。就連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與皇太子德仁,陪同小公主愛子參加幼兒園入園儀式,小公主都不例外的自己背書包。

      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扎根,從小處著眼,讓好習慣培養出孩子的好人格,
    這就是日本媽媽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!

      日本媽媽教孩子遵守的好習慣
      .打招呼 (早安、開動了、吃飽了謝謝、我回到家了等等)
      .不闖紅黃燈,綠燈時先確定左右無車才可通行
      .按時用三餐,每餐八分飽
      .凡事排隊,不推擠,不搶道
      .不大聲喧嘩
      .飯後將自己的座位與地板擦拭乾淨
      .就算是公廁,也要保持乾淨
      .正確使用好筷子,才是有教養
      .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,絕對不麻煩他人
      .絕對不可以因為私利,而造成團體的不便
      .上課的書包與用品,都要自己背戴好,不可讓家人幫忙
      .到學校以後,所有的用品都需要分類,放在規定的地方
      .即使在自家的公寓,也要盡量保持低聲量,連腳步聲也是一樣
      .即使是小感冒也要戴口罩,不可以將自己的病菌傳染給他人
      .不浪費水電等等資源,環保是每一個人的責任
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作者根據不同階段的孩子,給予不同的教育內容:

      零歲,媽媽是孩子的守護神

      日本媽媽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,最注重的就是吃飽睡足,滿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條件,孩子自然不吵鬧,媽媽也能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而不會被孩子給限制。除此之外,偶爾唱唱兒歌、抱抱孩子、跟孩子說話,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與母愛,就是這一個階段的教養目標。

      一~二歲,讓好習慣紮根,要從小開始學習

      兩歲前,日本媽媽便開始教導孩子,將自己的東西管理好,也會幫孩子的東西寫上姓名,順便縫上卡通圖案當作標示,讓還不會識字的小朋友,也能透過圖案分辨自己的物品,以方便孩子學會管理屬於自己的物品,同時訓練孩子的責任感。

      二~三歲,誠信的學習,從小開始

      日本的媽媽們多半不使用體罰,但是她們對於孩子的處罰就是「講好的規定,就必須遵守;若是違反了,就沒有其他商量的餘地」。約定是一種變相的規矩或條約,而誠信的學習也是從小開始。

      三歲~四歲:幼稚園訓練孩子自主自律

      日本小孩的自主自律性,多半是在幼稚園訓練完成的。一個無法管理好自身事務的孩子,怎麼能夠在學業上有成就?日本的教育一直是依循著這個理念,讓孩子從小便學習自律,儘量避免造成他人困擾、不給他人添麻煩。

      五歲~六歲:放手,讓孩子自己來

      日本的媽媽們大多會格外珍惜五歲到六歲就讀大班這一年,加強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,積極鍛鍊孩子的體力與自律性,讓孩子能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小學就讀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黃文貞

      六年級前段班,土生土長的台北人。十八歲赴美喝洋墨水、撈美金,與日籍男友談戀愛,最後竟然當上日本人妻,還生了兩個混血蘿蔔頭。國際婚姻文化的不同,加上因工作的關係,居住地經常變遷,因此順理成章地成為在家帶小孩的專職主婦。

      自此之後,MBA的頭銜無人過問,P&G的工作經驗沒人興趣,美西電腦公司當過業務的豐功偉業更乏人問津;每天與一群日本媽媽們打交道,和一對兒女共同奮鬥,一邊學習日本的語言、文化、生活習慣,又一邊不斷地灌輸孩子們中國固有的儒家思想。

      現在,寫作從喜好變成了兼職,希望透過文字,與大家分享關於日本的點點滴滴。

      部落格: 田中~□□ (元氣媽媽)
      blog.udn.com/wch704

     

    目錄

    推薦序 用錯誤的方式愛孩子,比不愛更可怕─蘇承薇
    推薦序 關於「教育」,最重要的是什麼?─因幡美知郎
    推薦序 日本媽媽的育兒智慧─呂寶靜

    chapter1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
    當日本人的媽媽怎麼這麼苦命?
    在日本非常神聖的工作——家庭主婦
    台灣媽媽、日本媽媽,超級比一比
    日本吃飯穿衣的負責任訓練
    三代同堂卻互有生活空間
    婆家?娘家?孩子該給誰帶才好
    世界跑透透,母愛只增不會減
    懷念母子三人同心的感覺

    Chapter2  零歲:媽媽是孩子的守護神
    日本人從小到底是被如何教導?
    哺乳,日本媽媽第一門必修課
    寶寶吸奶,媽媽照樣睡照樣吃
    誰說一定要有哺乳室才能餵母奶

    Chapter3 一~二歲:讓好習慣紮根,要從小開始學習
    一歲,媽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
    故事時間其實是講給媽媽聽的
    借閱圖書,讓孩子瞭解什麼是規矩
    從遊戲中,養成孩子的好習慣
    左腳穿橘色布鞋,右腳穿綠色拖鞋,是一種創意!

    Chapter4 二~三歲:誠信的學習,從小開始
    兩歲:媽媽是孩子的領頭班長
    守禮儀、勇於嚐試新經驗的孩子才是優等生
    讓孩子獨自探索外在的世界
    教導孩子誠信的觀念與想法
    為人母的高瞻遠矚

    Chapter5  三歲~四歲:幼稚園訓練孩子自主自律
    三四歲,種種「苦行」都是成長
    陪伴孩子邁向另一個人生的階段
    教學參觀日,媽媽是大朋友
    中班的春夏秋冬,有媽媽陪我一起度過

    Chapter6  五歲~六歲:放手,讓孩子自己來
    五六歲之後,媽媽是孩子心靈永遠的依靠
    垃圾變身為玩具,獨樂樂不如眾樂樂
    大班生走出校園,收穫多多
    認字,遠不如記得帶水壺來上學重要

    Chapter7  媽媽是孩子習慣的好老師
    食:營養由媽媽來負責,但是飯要自己吃
    衣:適當的穿著打扮,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
    住:狹小的空間,大家一起維持整齊清潔
    行:兩輪鐵馬載著滿滿的愛
    不小心病了:瞧瞧日本媽媽的威力
    診所裡只有媽媽
    家庭教育才是王道:媽媽是隱形的女王

    chapter8 夢想,應該讓孩子自己創造
    培養孩子好性格,就是留給孩子最好的財富
    打招呼!給他人元氣,讓自己歡喜
    想給孩子幸福,就讓他們常存感恩之心
    預防,遠比闖禍以後施予懲罰更有效
    有責任感的孩子更有自信
    自家的兄弟姊妹,會是最好的知己
    家人是彼此心靈上永遠的依靠

    後記:教孩子立志做個好人,是一生的功課

     

    推薦序

    用錯誤的方式愛孩子,比不愛更可怕

      我是現職的幼兒園教師,也是一個四歲小女孩的媽媽。

      大約在五六年前,有機緣與新北市的幼教輔導團一同前往日本的幼稚園與保育所(托兒所)參訪。當時與同行的老師們對日本的幼教進行了一些研究與討論,並撰寫歸國後的參訪報告。或許是這樣的經驗,讓我讀起本書分外的親切,一邊讀一邊點頭如搗蒜。藉著作者親身經驗的描述,應證了許多我們當時對日本媽媽教養態度的臆測!

      去日本幼稚園參訪時,我們驚訝地看到孩子們入園時,都是自己負責拿自己的物品,少則是書包和水壺,多則有衣物袋、便當袋、繪本袋……等,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媽媽會幫孩子拿這些物品。即使是三歲小班生的小娃兒,也是搖搖晃晃,奮力的提著大包小包的物品,而媽媽則是在後面看著他,只用眼神和愛支持孩子,這與台灣的情況大相逕庭!

      迎接孩子入園是我一天工作的開始,台灣的情景大多是孩子踏著輕快的步伐往前走,後面跟著笑咪咪的家長,身上背著孩子的書包、水壺和睡袋等各種物品,堪稱是現代最偉大的孝子、孝女或書僮。其實不論是日本或台灣,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,只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。孩子終有一天必須脫離父母的羽翼,靠自己的力量生活,或許是理解這樣的現實,所以日本媽媽們認為訓練孩子獨立,才是愛他們的表現。

      記得有一次文貞姊姊回台灣,我們一起帶著孩子出去玩,姊姊的女兒那時還不到三歲吧!跟著姊姊步行了很久,卻從不喊累,也不會吵著要背或抱;我的女兒走沒幾步就喊累,想往我身上賴。身為幼教老師的我,自以為已經很有原則了,但有時還是捨不得孩子辛苦,而讓她養成了依賴的個性。姊姊的教養態度是如此用心而有原則,才能擁有兩個懂事又獨立的孩子。我想兒女的成就是媽媽的驕傲,一切的辛苦和煎熬都是值得的!

      有句俗諺:「慈母多敗兒。」以前聽到這句話覺得很感冒,怎麼會有人質疑母親對孩子的愛?愛孩子怎麼會錯呢?事實上,愛孩子的方式若是錯了,或許比不愛更可怕,所以我也努力用對的方式去愛孩子。

      教養孩子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擁有正確的教養態度,堅持原則、始終如一,更是不容易!看完姊姊的書後,了解她育兒過程的辛苦,更是鼓舞了我,開始覺得我還可以繼續努力!

      「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」,日本媽媽的教養方式,的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部分,不過我覺得最動人的,還是媽媽那顆愛孩子的心。

    新北市秀朗國小附設幼兒園老師 蘇承薇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tegnn03298 的頭像
      tegnn03298

      博客來網路書店

      tegnn032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